事实上,我看到很多做这个服务的人,微信被加爆,淘宝也爆单,如果这时候执行不到位,可能用户等久了就离开了,或者单子就被别人抢走了。
还记得七夕,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知乎、知识星球各个地方都在刷屏。
有人制作了一个服务,可以送朋友一只蛤蟆,它会对朋友说「孤寡孤寡孤寡孤寡」。
更厉害的是,有人通过出售这个服务,已经收入过 10w。
之前在《普通人有财务自由的可能吗》里写过——万物皆有需求,
这个服务出现前,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只靠给一个人发「孤寡」两 个字,就能赚到 50 – 100 元。
这样发 100 个人,就差不多能赚 10000 元。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全面拆解一下这个服务,并且梳理出一个人人可复制的赚钱思路。
1、服务流程拆解
服务方是起点,他想到了这个思路,于是提前策略好一系列步骤——
- 文案:孤寡
- 图片:蛤蟆
- 加人话术:如何确保加别人通过率更高?
- 发送祝福步骤:如何执行能对方更 满意/高兴/惊喜/惊愕?
服务方会在朋友圈、微信群、淘宝,做一些介绍,说自己提供这个服务,用户看到后,如果感兴趣,就会去付费,然后服务方执行。
注意点:那些能做好的人,肯定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各个环节打磨多次,并不是心血来潮。
他看到别人在朋友圈介绍,于是上去询问、成交、执行。
当服务方和用户达成一致,付完款,商量好流程后,会有一个、一群人专门来执行这个操作。
服务人员会根据之前定好的流程,加用户提供的微信号,然后发送提前设计好的信息(以及是否需要反馈给用户(可选,要加钱))。
因为服务爆火后,可能会有多个用户购买服务,所以,需要多个执行方来确保服务能批量化复制,获取最大收益。
事实上,我看到很多做这个服务的人,微信被加爆,淘宝也爆单,如果这时候执行不到位,可能用户等久了就离开了,或者单子就被别人抢走了。

2、为什么他能爆火(营销)
《如何用清单思维,打造自己的赚钱兵器库?》里写过:
我们看到一个赚钱案例,一定要搞清楚背后的底层原理,才更可能把方法灵活变换到不同需求、场景、用户群体,做到触类旁通。
否则,看到一个赚钱案例,只能惊叹一句:卧槽,牛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七夕的活动那么多,各种新奇礼物、花式表白,为什么孤寡蛤蟆会这么火?
以前大家发送祝福,要么是文章、要么是视频,或者 H5 动画,或者一段文字。
但这次的蛤蟆服务,是聊天式一对一的文字,虽然还是熟悉的对话,但对话的内容确实让人意外的「孤寡孤寡孤寡孤寡」重复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效应叫做「多看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如果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恐惧。
因为面对未知事物,人缺乏安全感。这是原始社会遗传下来,基因里留存的东西。
就和有人不敢学习新东西一样,因为是新东西是未知的,怕遇到各种困难,所以不去接触。
因此,当你想要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一定要保证它是用户熟悉的。
当然,单纯熟悉还不够,需要加一些意外因素,这样才能人喜欢。
比如,iPhone 刚出来的时候,乔布斯说,这是【 iPod + Phone + Internet 】。
安全感之内,用户才愿意进一步尝试,发现意外后,就会喜欢。
因为旧元素用户很熟悉,你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是意外。
但这个孤寡蛤蟆,是反向操作,祝你一直孤寡。「孤寡」连在一起念,就是青蛙的叫声:「呱呱」。
看到蛤蟆,在加上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虽然这句话是贬义,但前面有「祝福」两字,还有叫声「孤寡」,就变成「祝你孤寡」,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朋友间熟悉的搞怪气氛。
但我自己脑补了一下这个场景,如果一个人给我发「祝我孤寡」,还带上蛤蟆的图片,我竟然一丝不快的感觉都没有。
反而有一种「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孤寂感。卧槽,这 TM 什么鬼?
所以,能把「蛤蟆」「孤寡」「七夕」「祝福」组合到一起的,简直是太鬼才了!
放到平日里,有对象的人是不会在七夕给单身朋友发祝福的,因为太尴尬了。我有对象,你没对象,我祝福你,有点秀优越。
既避免了秀优越,又不露声色的表达了祝福,还直白的说出现实。
而且,这个服务还适合单身朋友发给单身朋友,意思是一起来抱抱,相互伤害啊。既亲密,又好笑。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用户给对方发祝福,但对方不知道是谁。
如果是实名,对方会从身份里猜测这个祝福的意味,这样就少了很多乐趣。
但匿名就完全没有这份担心,对方就会从最利于自己的角度猜测,把一份不怀好意的信息,推理成一份搞怪的祝福。
而且,匿名可以让收入翻倍,上面的图片里:你可以点回去。
每个人被发了孤寡祝福,都会很好奇,又笑又恨,但又不知道对方是谁。
服务方能想到提醒对方点回去,真是鬼才!是我我也想点回去。
试想一下,有人竟然花钱雇人祝你「孤寡」,这我不得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嘛?
而且 2.8、7.7 元这个价位,是不用犹豫就能做出的决定。
而且,别人「孤寡」你,你肯定要截图发朋友圈。
我是单身,快!来撩我!速度!来晚了,就被别人撩了!
3、如何拓展服务提高收入
收入这块,电商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总成交金额。
影响 GMV 的 3 个因素:流量、客单价、转化率。
提升任何一个,都会让整体 GMV 上升,我们可以挨个分析一下。
谈到流量,大家都能想到 BAT:百度、淘宝、腾讯,这其实就已经能看到思路了。
大部分人最初看到这个服务,都是在朋友圈。有人说自己提供这个服务,大家看到后,如果感兴趣,会找他来购买。
先试想一个场景,你如果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晒「蛤蟆孤寡」图,你也想买一个送给朋友,但又不知道去哪里买。
所以这就很自然了,投百度 SEM 广告,「孤寡」这种生僻词,估计几分钱吧,一次收费 50 – 100 元。
抛去转化率等各种影响,ROI 能达到 5000倍 – 10000倍(嗯,正常算是 50000 倍)。
现在只有一篇文章,还是分析类的,竞争为 0。
有朋友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会有人去百度搜「孤寡」,万一没人搜呢?
果然,搜索指数以前都是 0 ,昨天开始 1 天内飙升到 8000,目测还会继续涨。
今天刚注册,还是热乎的。
关注后回复,导入到个人号 ——
还是活码,考虑很全面,一个加完,换另一个 ——
点进去看一下,只有一篇文章,目前阅读已经 2.2 万了 ——
可能已经加了 5000 人,一个人赚 50 块,就是 25w。考虑到其他因素,打个折也有 2.5w,还不说后续这些流量的价值。

微信、百度都有了,淘宝自然不能错过。
一个服务 100 单价,月销 1000,妥妥的已经 10w 块。我去私信,已经没人回复,估计已经爆单,忙不过来了。

当然,抖音、快手、豆瓣等等,都可以操作。
一开始的图片,显示价格是 2.8、7.7。因为一开始大家不熟悉,用低价才能撬动用户。
但当活动已经开始爆火,大家都知道以后,客单价就可以提升,比如淘宝已经到了 100 元。
而且这种情况,用户一般不会去比价,100 元以内用户是不会犹豫的,所以你定多少钱,用户基本不会还价。
- 定制专属文字信息,加 20 元。
- 定制一首歌曲,比如《单身情歌》,加 20 元。
- 定制一个视频,网上的搞怪视频,加 20 元。
- 还有反弹对方,也发同样的信息,加 30 元。
这样一个人多赚 20 元,1000 个人就多赚 2w。
- 如何说服用户更愿意下单?
- 如何说服用户更愿意反弹对方?
- 如何说服用户更愿意定制服务?
4、普通人如何复制
这个一对一祝福的方式,是 0 门槛的。只要你有微信,会发消息,就能做到。
比如,你去买一个服务,然后把所有文案、流程全部保存下来。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七夕过去,活动热度消失后——普通人如何复制这个活动的思路,自己做一个类似活动,也赚到钱。
《如何用清单思维,打造自己的赚钱兵器库?》里写过:
每个赚钱案例,都能从需求、流量、营销、变现 4 个角度分析方法、思路,然后总结成一个「清单」。
以后遇到新问题,就能从清单里,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根据 场景 / 用户 / 需求 灵活变通,做出和自己能力、资源匹配的产品,就更大概率能成功。
因为一切创新都是旧元素的组合,你的清单是根据成功案例总结,所以里面的方法/思路,都经过验证,你参考这些内容,等于站在巨人肩膀上,成功可能性就更大。
前面已经按照这 4 点详细分析了案例,现在我们来看如何拓展复制。
碰到一个很厉害的理论、模式、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
这个理论、模式、产品,能不能套用到其他需求、场景、用户,理解了这套组合拳的打法,你会发现,互联网到处都是赚钱机会。
我们把这次的活动中的元素拆分开,就可以找到相似需求。
上面的表格,我只是简单举例,其实它们每个相关的信息还有很多,比如:中秋:嫦娥、玉兔、月饼、后羿……
这些大家可以去各个内容平台,知乎、豆瓣、QQ空间等,按照关键词搜索,一定能找到大量的相关素材、典故、名人、吉祥物等。
然后找到用户需求强烈的故事、案例、词语,然后挨个写下来,排列组合,找到适合的需求。
- 职场人士:加班严重
- 90后:年龄大了
- 程序员:直男
- 一二线城市:逃离北上广……
这个依然可以在内容平台,通过关键词调研,找到适合的用户群体。
七夕蛤蟆活动,是在微信上一对一用对话的场景表达祝福。
或者,参考国庆头像的场景,用工具让效率最大化,@微信官方,给我一个对象。
- 七夕蛤蟆:情侣、社交、微信一对一
- 夸夸群:朋友、炫耀、微信群
- 圣诞帽:互联网人、热点、小程序
有人觉得,七夕蛤蟆活动很成功,夸夸群也成功,那我能不能把七夕蛤蟆的场景,换成夸夸群的场景,也就是把七夕的微信一对一,换成微信群,其他都不变。
这当然不行,夸人是一个适合公开的事情,但七夕祝福更适合私密。
你不可能对着一群人说,我要表白他。那对方也会很尴尬,不是吗?
一个活动成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一个变化,那其他一定要变化,否则大概率会失败。
适合什么需求、适合什么场景、适合什么用户、为什么适合?
用的时候,该怎么用?怎么调整?需要什么能力?需要什么资源?
之前写的积累赚钱兵器库,并不是积累了就一定能赚钱。兵器库是赚钱的基础,它能让你赚的概率变大。
如果一个人做菜生搬硬套,看到红烧肉需要焖煮,才能更入味。他炒土豆丝的时候,也会放一碗水,把土豆丝盖住,中火焖煮 1 小时。
同样的,一个赚钱案例的某个方法很有效,不代表生搬硬套到其他案例上,就一定会生效。
必须根据自己的菜、锅、调料、能力、知识、来灵活调整。
5、我们能通过爆款学到什么
我们学习一个赚钱案例,其实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
每学一个知识/理论,要多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案例,能用这个知识/理论解释,找 3-5 个
比如,七夕蛤蟆里用户主动宣传,和夸夸群、@微信官方国旗、圣诞帽,有哪些相同点,这些相同点,就是以后做这类活动能复用的方法。
每学一个知识 / 理论,要多思考一下,我能用这个知识 / 理论,改进我、或者我身边的哪些行为 / 事件?找 3-5 个。
比如,我们看到七夕蛤蟆的活动,还有哪些节日、场景,也和它有类似的属性,那也一定藏着类似的机会。国庆、圣诞、春节,等等。
每学习一个知识 / 理论,多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知识 / 理论有道理,它的原理是什么,深入思考,直到没有疑问。
每个案例都这么捋一遍,再碰到类似事情,大脑就会自动碰出来:以前 XX 这么做过,很赚钱。这个也能参考一下,但 YY 地方需要改进一下。
6、其他的话
先不用考虑这么多,你先干起来,出现「怎么办」的情况,再想办法解决。
如果只考虑蹭一波热点,后面就不思考、不行动,那肯定天花板低。
这个活动赚钱是一方面,沉淀过来的用户,才更有价值。
有流量,就能继续挖掘更深的需求,帮他们解决问题,获得更多收入。
我在一些群里已经看到有朋友在执行,做一些裂变、淘客活动,这又是另一个范围的话题了。
@本文作者是明白,技术出身,个人创业者。虽然是程序员,但他对于商业、增长、产品也很有研究,公号内容主要是从不同视角,分析互联网